金顶

Variations on a Roccoco Theme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2. Tema. Moderato Semplice - Berlin Philharmonic、Mstislav Rostropovich、Herbert von Karajan

古水:

*sound of maestro*(大师原声) 之
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之
主题: 朴素的中板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 33: I. Tema- Moderato semplice)

        Rococo(洛可可)一词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指源于却有别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装饰艺术,轻快华丽而强调自然元素的运用。由于王室的推崇,该种艺术风格也渗透到那时的文学、绘画以及音乐等领域,成为巴洛克与古典更迭时期审美风尚的主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5.07-1893.11.6)一生为主/独奏大提琴只写了一部作品,即完成于1876-1877年间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这部在风格上受到莫扎特启发的作品,却是以老柴原创的主题作为八段变奏的基礎,递延的变奏段落则将主题变换出各异的音乐情绪。不同于传统的协奏曲演奏,会有乐队齐奏时的独奏乐器休止,套曲形式的不间断连续演奏,需要演奏者拥有在高频率运弓之同时极好的乐旨诠释能力,多段高把位的音域表现更是对专业技巧极具挑战性。
        朴素而优雅的主题在简短的引子部后由独奏大提琴直叙,浓郁的俄罗斯情调乘着恬静的旋律,瞬间如一股暖流,涌入心房,温柔中闪烁着最为华丽的色彩。随后的各段变奏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中,逐次推进着乐思的发展:有欢畅明朗的快步,亦有低徊阴沉的慢语;有细如春雨的耳边轻诉,也有教人眷恋的轻歌曼舞;有凄美哀婉的心灵迷雾,更有高亢辉煌的生命赞曲,作曲家又一次以生命的音符编织起动人的旋律,让人感受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为题献给当时与柴可夫斯基共事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德国大提琴家威廉·费岑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的作品,今人多以由其编排的乐谱为演奏范本,末段变奏和尾声通常被略去,以第七变奏--充满活力的快板收尾,体现出全曲乐观向上的情绪!

ps: 专辑链接 (点击聆赏收藏)

大提琴独奏: 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3.27-2007.4.27)
协奏: 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4.5-1989.7.16)

评论

热度(70)